心经般若网 高僧文论 念阿弥陀佛,还是念观世音菩萨好?

念阿弥陀佛,还是念观世音菩萨好?

观世音菩萨

念佛好,还是念观世音好?

昨接来书,不胜慨叹。既知其病,又知其药,不肯即服,又复问药,岂非无事生事?

至于念佛也好,念观音也好,何必多此一种闲计较?光以末劫苦重,观音悲深,故每令人兼念,以期速获慈护也。然念佛亦非无感通,而念佛亦非不可兼念观音也。专兼均可,佛亦曾令人念,故知了无妨碍也。

若念弥陀求生西方,又念药师求生东方,则不可。弥陀、观音同是一事,而观音悲深愿重,故当兼念,以期速得感通也。所有闲议论均用不著。古人云:“遵其所闻,行其所知。”此二句,乃真实修持之龟鉴也。观音乃过去古佛,为弥陀辅弼。念观音求生西方,亦可如愿,有何不可?

念观音、地藏、弥陀等功德之校量,乃令人发决定念佛心,不可有游移之念而已。若死执其语,不会其意,则成佛怨矣。

现在大家通在患难中,当为一切人说解除患难之法,唯有改过迁善,敦笃伦常,至诚恳切,称念观音名号,为唯一无二之妙法。无论水火刀兵等危险,及怨业病,医不能疗者,倘肯依上所说,决定会逢凶化吉,在危而安,及怨业消灭,不药而愈矣。目今时局,危险万分。战事若发,全国无一安乐处所。即兵不到之处,土匪之祸比兵更烈。当令一切老幼男女同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。除此之外,别无良法。小灾当可逢凶化吉。即大家同归于尽,念佛之人,当承佛力,或生西方,或生善道。切不可谓既不能免死,则念佛便为无益。不知人之受生为人,皆由前世所作罪福因缘,而为生富贵贫贱之张本。念佛之人,有信愿,当可往生。即无信愿,亦不至堕落恶道。何可不念,以自误误人乎哉?

凡事必须善虑,不可任意而为。即如布施一举,颇为善事。而不知惭愧者,反成障碍,固当以拒而不纳为事。纵有来者,但小小相与,彼自不来矣。亦不必动气发粗,但以不理为最上之策。

节选自《印光大师文钞第五卷·复念佛居士书》

真念佛人专一念佛,成佛尚有余裕,修行固以专一为贵也。真念佛人兼念观音,亦可为念佛之助。何以故?佛度众生,尚须观音相辅而行,况吾人上求下化,兼念观音,岂有不可之理乎?汝所问者,皆是见理不明,故成担板之见。只见一边,不知尚有那一边也。

现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,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,寻声救苦,宜于念佛外,兼念观音。果能至诚恳切,自可蒙恩覆被。

节选自《印光大师文钞·复卓智立居士书三》

念佛念观音,尤为易于感通

佛法法法圆通。若以志诚心受持,必有不测之感应。然唯念佛念观音,尤为易于感通也。而普通人无不知观音大士救苦救难者。当令志脱吃长素,日常礼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,必有感应。今为取法名为通畅。谓念圣号,俾宿业消灭,心地通达,语言舒畅也。早晚念佛若干,念观音若干。此外从朝至暮,专念观音。(无论出声念、默念,均须摄耳而听,听则功德更大。行住坐卧,均可念。卧及衣冠未整齐、手口未洗漱,均宜默念。)

《楞严经》观音谓,我得佛心,证于究竟。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,傍及法界六道众生。求妻得妻(求妻者,求得贤善之妻也),求子得子,求三昧得三昧,求长寿得长寿,如是乃至(如是乃至,包括一切所求在内)求大涅槃得大涅槃。大涅槃者,究竟佛果,尚可求而得之,况其余之小事有不能得乎?

当发善心为自利利他,则随求者心之诚与行之淳之大小,而得其感应。若欲做恶事求菩萨,则不但不得福,而且有大祸矣。凡一切医不能治之病,均以此一味阿伽陀药而治之。(民廿九年八月初五日)

节选自《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卷·复秉初和尚书》

阿弥陀岂不救苦厄?观音岂不接引生西?

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?观音菩萨随机示导,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?念佛人临终亲见佛及圣众亲垂接引。何得此种死执著?果如是,则佛也不足为佛,菩萨也不足为菩萨矣。

生西当以信、愿为本。若遇危险念观音,有信、愿,命终决定生西方。或只专一念弥陀,有苦厄亦必解脱。古书所载,难更仆数。今于尘劳中则事事圆通,于修持中则事事死执,不当圆通而妄圆通,不当执著而死执著,此苦海之所以长沸,轮回所以无息也。作此见者,直同小儿,如是之人,何足与议?

节选自印光大师: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 ·复如岑师代友人问书》

所言念观音求生西方有何不可?不观《楞严》云:求妻得妻,求子得子,求富贵得富贵,求长寿得长寿,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。大涅槃乃成佛所证之理体,是究竟成佛尚可得,况往生西方乎?且观音与弥陀同为一度众生事,有何分别?然亦须于朝暮念佛,方为事理圆融。不观《大悲经》观音令礼拜持咒者先念弥陀名号乎?

节选自《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一·复传度和尚书》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心经般若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injingw.com/1788.html
上一篇
下一篇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